2月27日上午,湖南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暨科技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
2月27日上午,湖南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暨科技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大会公布和表彰了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奖者,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018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会上,万步炎、刘飞香、吴义强、陈万权、赵中伟获得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授奖项目(团队)220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项目48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3项),省技术发明奖项目2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4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85项),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项。
220个项目(团队)中包含7项专用项目,分别是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获奖名单:
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奖名单 (5人)
万步炎 刘飞香 吴义强 陈万权 赵中伟
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奖者万步炎、刘飞香、吴义强、陈万权、赵中伟
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 (2项)
1、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创新团队 2、长沙理工大学广域电网故障监控与灾害防治创新团队
2018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8项)
1.复杂难处理金矿无毒催化提金基础研究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2.骨质疏松症临床与发病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3.高性能荧光探针构建与生物成像应用 (完成单位:湖南大学) 4.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岔与变分方法 (完成单位:湖南大学) 5.宇宙的加速膨胀与时空的量子性质 (完成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 6.瞬态极化雷达精细化成像理论与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7.复杂场景中自主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学习控制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8.超声速燃烧部分预混火焰稳定理论与方法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2018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6项)
1.基于感应滤波和平衡变换的谐波与负序治理技术及成套装备 (完成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湖南华大紫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硬岩矿山震源精准定位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3.大型构件蠕变时效形性一体化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4.大跨度混凝土桥梁服役安全保障若干新技术 (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拓达结构监测技术有限公司) 5.第三代杂交水稻 (完成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6.略(专用项目)
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项)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5项)
1.优质抗倒水稻不育系湘陵628S和湘陵750S的选育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高可靠嵌入式JM5400图形处理器系统 (完成单位: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加工利用提质增效技术与示范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4.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车辆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第一完成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5.南方新能源并网运行优化与高效消纳关键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6.复杂环境高坝大功率泄洪新型消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复杂共伴生钨资源碱性萃取高效绿色提取新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8.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关键水泥基材料制备与应用成套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大学) 9.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0.基于力学模型驱动多元材料超轻量化车身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检测 (完成单位:湖南大学,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1.动态畸变电网信号分析新方法与电能量测控制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大学) 12.高温工业烟气高效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南华大学、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生物质纤维基复合包装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14.采动巷道围岩破坏与冒顶灾害控制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15.农田杂草抗药性发展机制与除草剂减量控害技术体系 (第一完成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五大亮点
亮点1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比如,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是世界上蝉联“第一”次数最多的超级计算机,突破了自主高性能微处理器等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亮点2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比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超声速燃烧部分预混火焰稳定理论与方法”解决了超声速燃烧室设计的关键难题,有力支撑超燃冲压发动机和高超声速装备的工程研制。
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型构件蠕变时效形性一体化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服务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与大飞机等研制需要,为我国空天运载装备大型复杂薄壁构件制造提供了变革性技术支撑。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关键水泥基材料制备与应用成套技术”推动实现高铁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高安全性和长服役寿命,成果应用于京沪、京广、沪昆和哈大等15条高铁工程建设,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亮点3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比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车辆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完善了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链,带动了湖南省轨道交通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基于力学模型驱动多元材料超轻量化车身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检测”也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攻克了车身快速设计、低成本制造和高品质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的多款车型向通用汽车公司进行技术反许可,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亮点4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220个授奖项目(团队)中,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124项,占比56%;22个发明奖和进步奖的特、一等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有17项,占比77%。
亮点5: 青年科技人才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据统计,220个授奖项目(团队)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共有89人,占比40%,比2017年度提高6个百分点。
了解多一点
根据《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科技奖每年评审一次。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每次 1 项,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每次不超过 5 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次不超过 4 项,均可以空缺。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总数每次不超过 300 项,其中一等奖总数不超过 30 项。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特等奖不超过 1 项,可以空缺。
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奖金为 200 万元。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分别为特等奖 50 万元、一等奖 20 万元、二等奖 10 万元、三等奖 5 万元。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的奖金为 100 万元。
省科技奖包括以下类别:
1、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成就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的。
2、省自然科学奖: 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具有重大科学发现的组织和个人。
3、省技术发明奖: 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发明的组织和个人。
4、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1)在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及其新系统,经应用推广,明显优于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或者对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大作用,且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的; (2)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对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经实践检验,创造出显著社会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的; (3)在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取得创新成果,经实践检验,创造出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的; (4)在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中,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弘扬科学创新精神等作出突出贡献的; (5)在实施国家安全项目中,为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作出重大科学技术贡献的。
5、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 授予以学科、技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围绕科学技术前沿问题或者行业产业重大技术问题,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团队。
6、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与在本省的中国公民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2)向在本省的中国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或者为其培养人才,取得特别显著成效的; (3)参与本省与外国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