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人口论 当今的世界,存在有“五大危机”:粮食短缺、人口爆炸、能源紧张、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 人口的爆炸,理论依据是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是以“算数级数”增加的,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 . . . . .;而人类本身的生产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2的平方,二二得四;3的平方,三三得九;4的平方,四四一十六. . . . . . 。 马尔萨斯人口论,被达尔文引入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进化论,演变成了叫“过度繁殖”。 马尔萨斯人口论,解释了人口增加的危机。例如印度人口的增加,已经飞速达到了13亿人口。而人口的问题,除了增加的危机,还有人口减少的危机。例如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负增长,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的老龄化,衰退的社会已经成为国家的危机。 自己袁某人,补充人口论,解释人口减少的危机。 袁氏人口论,即:追求“人口质量增加”,会引发“人口数量减少”。 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个性的释放,单身狗、独生主义、单亲家庭、同性婚姻和丁克家庭,使得社会的人口数量减少。 提倡“晚婚、晚育”的机理,是说20岁生育的话,100年是五代人,而25岁生育的话,100年是四代人。而问题出在了社会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年轻人往往30岁才生育。 提倡“少生、优生”的机理,是用减少人口的数量,来提高人口的质量。 我国“只生一个好”的过去,是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达到了极致,而人口的数量则断崖式减少了。 我国全面放开“二孩化”后,预期100对夫妇有80对会生二胎,而现实是100对夫妻只有20对生了二孩。原因在于,多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生活品质的下降一大截;多生一个孩子,也会担心让原有的独生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总之,少子化和低生育率,说起来是因为“生不起、养不起和陪不起”,其实,就是袁氏人口论的原因:追求“人口质量增加”,会引发“人口数量减少”。 2020年1月19日
|